鲁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后来还借此邀功,经常来朱家“打秋风”,起初还说个借字,朱先生良善憨厚,也不好意思追还,众人更加肆无忌惮,后来竟直接找他要钱,不给的话反而骂他狼心狗肺,为富不仁,还常常互相诉苦说:“他那么有钱,咱们这么难,就帮帮咱们怎么了,真是越有钱越坏呀,活该叫土匪把家端了……”
一来二去,朱先生实在是应付不来,再有来要钱的竟逼得他要变卖家产,朱先生虽然善良,可并不愚钝,后来实在无法,只得一咬牙,一跺脚,把房产变卖了,拜别了祖坟,迁到了邻省,就来到这北陵村,置办了一座院落,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后来,朱先生在当地娶了个贫苦人家的女儿,也就是李胜的老姨,成了李胜姨夫。
朱先生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在这小乡村却无用武之地,为糊口,就收拾了院里的东厢房,摆了两张桌子,招了几个孩子,办起了私塾。
当地人们虽然贫困,倒都有望子成龙之心,又有尚学之风,一般都把孩子送到朱先生这里学点东西,算是启蒙,一旦发现是可造之材,就着力巴结,在朱先生这学些基础知识,就转到邻村较大的学堂,一旦看着不是那么回事儿,就学个三五两天,勉强认识自己名字,就回家继续务农,帮着家里干活,朱先生学费收的不多,遇到确实没钱的,给个一碗黄豆,三
五鸡蛋也就算充学费了。
李胜当年幼时也曾跟着姨夫学过一段时间,虽然时间不长,朱先生却爱他聪明好学,甚是喜欢,后来又劝说李胜父母把孩子送到更大的学堂,怕误了他的前程,哪知李胜在学堂没学几年,就因为父亲亡故,只得回家务农,老姨姨夫要资助与他,他知道姨家生活拮据,过得艰难,坚决不受,姨夫老姨无法,也值得随他了。
那李胜在此虽然待的时间不长,却遇到过一件怪事,至今想来还是不得其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