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个村子大部分都是温、安二姓的后裔,只有少数几家汉民,李胜的老姨家就是一家,姨夫姓朱,因为当年开过私塾,所以人们都叫他朱先生。
这朱先生大名朱之文今年约有五十多岁,头上头发花白,还稀疏的只有一半,前额都已掉光,他反而把头发尽往后梳,使得前额更加突出,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高鼻阔口,身材清瘦,又加上他身高较高,显得就更为痩挑,虽然平常穿着朴素,都是农家土布,却浆洗的干净,衬着朱先生格外精神。
要说这朱先生还真是个高人,他祖籍并不是此地,而是邻省的沧州人士,当年家里也是豪富之家,朱先生从小就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家里有钱,也是着力栽培,十几岁就已学有所成。
当地找不到能教他的先生,朱先生父亲知他是个可造之材,不惜重金把他送到京城一个大儒门下进学深造。
当时政局动荡,早断了科举之事,家中有钱,朱
老爷子也不奢求他能借文养生,只希望他能学成一博古之人,所以朱先生除了平常的之乎者也,四书五经,更是研习声乐之律、金石之属、两仪八卦、宗教神佛等等各种外人看来无用的学问。
朱先生尤其对考古学倍感兴趣,研究古物的各式书籍都是爱不释手,像什么先人欧阳修的《集古图》、赵明诚的《金石录》更是翻了好多遍,不久就声名远播,也有好多来慕名和他探讨切磋,据说当时有名的张伯驹先生常是他的座上宾。
天有风云,人有祸福,当时各地军阀战祸连连,民不聊生,当地人又有习武之气,草莽之风,有一群逼得没办法的人们就落草当了土匪,第一次就先拿朱先生家开了刀。
朱老先生老两口惨死血泊之中,家里也被洗劫一空,朱家虽然族人不少,可土匪凶悍,谁人敢上前,加上很多人当年找朱老先生“打秋风”,都被拒过,现在反而幸灾乐祸:“活该,谁叫你家有钱!这下完了吧!”
朱先生乃是家中独子,只得拜别京中师友,回乡来料理后事,继承家业,朱先生时年不到二十,虽有博古通今之才,却无社交人情之能,就把一切事物委托给族人办理,众人欺他年幼,个个狼吃狗叼,中饱私囊,又把朱家仅剩的财产刮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