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4页)
重返童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们要做的不是贩卖焦虑,我点击下一页,画面切换成不同职业女性的笑脸——有凌晨四点送奶的单亲妈妈,她的孩子在镜头前举起满分试卷;有穿着工装裤的女工程师,油污在她脸上画出勋章;还有在实验室熬了十年的研究员,鬓角已经有了白发,却笑得像个少女,而是告诉她们:年龄不是刻度,是我们看过世界的勋章。每一道皱纹,都是勇气的纹路。
后排忽然响起掌声,我转头看见穿燕麦色风衣的男人,他指尖夹着钢笔,在笔记本上画下一道弧线,眼神里有我熟悉的赞许。那是种久违的、纯粹的认可,不掺杂任何关于年龄或性别的偏见。散会后苏郁发来消息,字里行间带着八卦的兴奋:听说4A的沈砚之今天来旁听,那可是业内出了名的‘创意偏执狂’,据说他拒绝过三十七个相亲对象,理由全是‘灵魂频率不对’。
我望着走廊尽头他的背影,忽然想起上周在相亲角,曾见过这个轮廓——那时他正皱着眉翻一本《建筑美学与情感结构》,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在书页上投下细碎的影。他的风衣下摆被风吹起,像面小小的旗帜,在人群里格外醒目。
当晚加班到十点,电梯里遇见沈砚之。他手里抱着文件夹,衬衫袖口挽起露出腕间银表,表链上刻着极小的英文:Non-repeatable。楚小姐的提案很有意思,他忽然笑了,露出左侧酒窝,尤其是那句‘拒绝成为生育计算器’,让我想起在非洲支教时,当地女孩说‘我想读书,不想生七个孩子’。她们眼里的光,和你讲提案时一样亮。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挑眉:沈总监也常被催婚
我妈更担心我注孤生,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纸上是工整的手写体,这是她给我列的‘相亲白名单’,要求女方必须会做苏绣和苏菜,最好能背诵《朱子家训》。你看,他指着兴趣爱好一栏,那里被红笔圈住插花茶道,旁边还有批注宜室宜家,最妙的是,她连未来孙子的名字都取好了,叫‘沈承宗’。我看着三从四德四个字上那个大大的叉,力透纸背,仿佛能看见他动笔时的力道。
回到工位时,苏郁举着手机晃过来,屏幕上是她新剪的短视频:家人们,看看相亲角的奇葩要求——男方月入八千要求女方嫁妆百万,还说‘女人赚钱是锦上添花’。更离谱的是这个,她切换画面,一位大爷举着牌子诚招儿媳:温顺听话,会生养,本科以下更佳,这哪是找老婆,分明是在挑牲口。她转头看我,眼里闪着光,我们要不要做个‘相亲黑名单’企划把这些奇葩标本都记录下来,就当给姐妹们避雷。
于是那个深夜,我们在办公室里一边喝冷掉的咖啡,一边在白板上列出第一个名字:陆明川,症状:妈宝癌晚期,附带症状:物化女性、缺乏边界感。苏郁用红笔在名字上画圈,像医生在诊断书上盖戳:这种男人,就该回炉重造,先学会自己穿衣服,再谈恋爱。
周三下午又被母亲拽去相亲,这次地点在一家号称精英聚集地的咖啡馆。许墨尘坐在靠窗位置,西装口袋插着钢笔,见面第一句话就让我想掏出录音笔:我用Python分析过你的社交账号,我们的兴趣匹配度是68。7%,生育兼容性评分72分。根据算法,我们有43%的概率组建幸福家庭,离婚风险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他推来平板电脑,上面赫然是我豆瓣标记的书单、B站收藏的纪录片,甚至连我去年在知乎回答的女性职场困境都被做成了词云图,温柔独立成长这些词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