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知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单凭着这一点,裕王妃就很支持相公的爱好。
眼见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裕王妃不经意就看到了悠闲自得的儿子,瞬间脑子里灵光一闪,“淇儿,老天爷给你开启了聪慧,那你能不能写一个好的戏曲话本呢?”
大康朝的话本故事很多,有善于写故事的人,就拿到书铺去卖,少则几十两银子,多则上千两银子。
遇到很出名的,一个话本富裕一家人,都不是什么开玩笑。
无数的小姐和夫人们,就靠着每年几十个不同的话本来消遣平日生活了。
当然话本更多的表现形式,还是在于说书先生们。
他们拿到了话本后,便会自己揣摩一阵子,从而用说书的方式演绎出来,获得听众们的喜爱。
说书先生这个行当,在大康朝比戏曲更加的繁荣,起码十来万人在从事着这个行当,戏曲去不了的一些小乡镇,都有说书先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