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孩子点点头,正好店家也拿了一双小一号的草鞋过来。洪大守没嫌脏,帮孩子把鞋穿了上去,可孩子还小,脚也小。纵使是小一号的草鞋,穿着还是大。
没得办法,只能抽了几条草茎,把鞋系在小孩的脚脖子上。这才帮他把鞋穿好,不至于拖着。
小孩很高兴,蹦蹦跳跳的就把吃完剩下的碗勺拿去放进一个大木盆,里面都是其他旅客用过的碗盘筷子之类的东西。
在和洪大守弯腰谢过之后,孩子就离开了野店,也不知道夜晚睡在哪里。
店家则让洪大守放心,这孩子虽然无父无母,但一个人求生久了,也学会了很多求生的技能。
他冬天的晚上既不睡在屋檐下,也不睡在破屋里。他聪明着呢,他早就在村里的稻草窠里掏了一个洞,睡在稻草里。
可能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在淮河流域的很多农村里,现在还会把秋收后的稻草结捆堆砌,在场院或者田边就会有很高的草垛,一个个就像草屋似的,规模不小。
秋收后的雨以及冬初的雪淋在稻草上,使得稻草潮湿,见太阳的天数又不多,稻草垛实际上就在缓慢的腐烂分解。
这个道理应该没人不懂吧,腐烂分解产生热量,又由于草垛上覆盖着雪,形成隔热层。在草垛的内部,等于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温室。
而那个孩子就在草垛中间掏了一个洞,不需要太大,抽走两束草,能让身子躺进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