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有何打算 (第3/4页)
野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邹姨母则继续翻查她手中的那卷文卷,有几处不妥的,则让侍立一旁的妈妈记下,并不多加细问。
待我这盏牛乳喝了大半,她才开口将府里管采办的、管车马的、管各处洒扫的、管门房值夜的一一问话,又将方才记下的不妥之处逐一指出。那些各处管事的婆子们被问的时候,有些能对答如流、阐释清晰;有些就支支吾吾、不知所谓。一顿整饬,众人皆知她心中清晰明白,不是个好糊弄的,都规规矩矩,连神态也肃然了许多。
我坐在一边看着看着,忽然间,看出了点门道。尤其是邹姨母清理旧帐的时候,用的竟是四角账法,将陈年旧账、府中亏空、每日损耗理的清清楚楚。这倒是与西方曾用过的复式记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这些记账方法大多用于商业资产清算,邹姨母一个太学教习夫人怎么也懂?
啊!我想起来了,杜鹃曾说过,邹姨母曾跟着大太太学过管账理事,想来早在闺中便已经对这些熟悉掌握了。
我看的仔细,记得用心,抬头望去,正好看见邹姨母的眼神也望了过来。只见,她神情中透着赞赏与欣慰,不着痕迹的微笑点头。
我恍然:原来,邹姨母叫我在一旁坐着,其实是想我看她如何管家理事,这是在教我啊!
古代大家闺秀除了要学习女红女则,便是要学着管账理事。尤其是后者,才是女子在婆家安身立命的本事。越是朱门大户,宅院里琐碎的事情越多,且不论婆子丫头们各自揣着心思,既赏且罚的手段要用,便是刁奴恶仆欺上瞒下的那一笔笔糊涂账若是搞不清楚,再大的家业恐怕也守不住。
虽说,我如今心思并不在王府,但经过姨母亲身示范,我也大致知晓在这个时代该如何管束仆从,如何处理琐事,如何厘清账目。这些技能是令我终身受益的。
我愈发感念邹姨母恩情,听的看的也愈发仔细,生怕有所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