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灿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权啊,皇权,至高无上的皇权,从秦朝的法家巅峰皇权,到汉以后的儒家伪善皇权,其实都在昭示一个道理:面对权力的诱惑,中国数千年历史,昏君前赴后继,明君大浪淘沙。
皇权在理论上无法被束缚,所以皇帝可以不为自己的任何行为负责,所谓“天子与庶民同罪”,是最大的谎言。
和太史慈一样,寻找陈宫很顺利。《三国演义》陈宫先生第一次出场是在曹操刺杀董卓未遂,以献七星刀为名借机逃出雒阳,途经中牟县,被时任县令的陈宫抓获,因为曹操敢于刺杀国贼十分钦佩,遂弃官追随,结果又因为吕伯奢之死而分道扬镳。此时陈宫还没有出仕,林宁暗自窃喜:没出仕是最好的,我又不是曹操,个人魅力不大,只能靠民族大义打动人心,许褚这样的愣头青还好说,身为读书人的陈宫可不好忽悠。
奉上制作不久的名刺,陈宫很快开门迎客,身边还跟着一人,林宁起初不在意,只当是陈宫的朋友拜访。这人确实是陈宫的朋友不假,却不是普通人,从进门开始戏志才就盯着他看,林宁还没来得及和陈宫套近乎,戏志才先一步开口了:“先生莫非是济阴董公仁?”
林宁哑然片刻,不可思议地看看戏志才,又把目光投向陈宫身边的人:“这位先生是……”
那人微微一笑,拱手道:“济阴董昭,参见林使君。”
陈宫和董昭都面相柔和,青衫纶巾,一副标准的儒生模样,古人没有现代人营养均衡,大多在一米六到一米七之间,陈董差不多高,比林宁矮了一头。但林宁不敢托大,向两人深施一礼,激动道:“公台先生,公仁先生,宁今日能得见两位大才,何其幸也。实不相瞒,宁即将赴任渔阳太守,两位先生应该知道渔阳地处边关,乌桓骑兵多加袭扰,而大汉为了镇压黄巾之乱,无暇顾及边关,边民望王师解救久矣!”见对面两人笑意盈盈,就是一句话
不说,他只能无耻地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话搬出来了,“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两位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宁愚鲁而赐教。”
陈宫、董昭齐道:“愿闻将军之志。”
林宁抹了一把眼泪,使自己显得分外悲壮:“汉室倾颓,中涓窃柄,宁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这回不拿边关边民说事了,直接说我是要“伸大义于天下”,比较暧昧,是要争霸天下,还是做忠臣兴复汉室,全看他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