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浅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老朱双眼一愣,摸不准朱樉这样问的原因雨不都是从云中来的吗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朱元璋不觉得这和求雨有太大的关系。朱樉点点头,确实如此,有雨必有云,因而云是雨的必要。但有云却未必有雨,故雨不是云的必然。简单的必要不充分关系,对朱元璋来说算是简单。若有所思道:确实如此,所以这是你派人找云的缘由朱元璋的爪牙遍布全国上下,甚至连大臣们在密室中交谈的内容都知道。朱樉自然不意外,自己大张旗鼓做的事情被发现。父皇明鉴,想要有雨必然要有云。老朱道:那你又是如何让云中生雨此法也是我之前观察水汽时,推测出来的。朱樉紧接着比划手势道:烧水时,水汽上升如云,儿臣便想知道其中缘由。因而仔细观察后发现,白气其实就是一滴滴细小非常的水珠。老朱闻言皱起眉头,他在之前也没注意过这种现象。于是一时间,倒也不知道朱樉说的到底对不对。朱樉也知道,这世界上多少人不亲眼见过,是不会信的。于是从殿外叫进来两位侍女,让他们弄一炉炭火和一壶水过来。老朱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倒也没那么着急了。在侍女将炭火搬进来之后,便将她们赶了出去,自己扇起火来。一边扇火还一边教育朱樉:你爹我,打小就生的一手好火,小时候我们宰了一头牛犊子。就是我生的火给烤了,啧啧啧。你是没见识过,那叫一个香啊!朱樉估计,还是那时候的朱元璋没吃过什么好东西,陡然吃一次牛肉,结果就记了一辈子。炉子里火力很旺,水壶中很快就升腾起热气。距离壶口一寸远处,冒出股股白气。父皇,您仔细看,这白气全是从壶口上一寸远才出现。朱樉指着壶嘴的位置说道:紧贴着壶口处反而没有。老朱盯着壶口,仔细瞧了半刻。终于算是认可了朱樉的说法。不过这和求雨又有何关系朱樉指了指白气道:儿臣苦思冥想后觉着,这白烟一般的小水珠,怕是在离开水壶后遇冷才出现的。而天上的云,应该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小水珠组成的。老朱看着眼前的水气,联想到洁白的云朵若有所思。因此儿臣又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这水汽变为大水珠,也就是雨呢讲到关键处,连原先一直不太关心的马皇后都微微侧过身子。朱樉继续讲解道:有一次,我发现拿着冷铁板靠近这些水汽,发现铁板上出现较大的水珠。马皇后闻言赶紧让人拿过来一块铁板。宫中不太好找,最后用的是门口侍卫的一把百锻刀。冰冷的刀锋,靠近一直不停喷出的白气。不一会儿的时间,在刀面上凝结出一些较大的水珠。确实如你所说,看来这雨就是冷热结合所生。老朱将刀入鞘放在一旁。所以你便用那些火器,将一些冷的物件射到天上,然后就有了雨朱樉求雨的过程,老朱也已经知道。差不多是如此,不过儿臣用的是一些细盐粉。朱樉解释道:儿臣后来还发现,若是在水汽中撒入一些细盐粉,便可以让那些细小的水珠附着聚集在盐粉上,就有了雨。因而儿臣在火箭弹之中,装填了不少的细盐粉。碘化银的事情,朱樉直接跳过了。虽然有人看到他提炼碘化银的过程,不过夹杂在提纯盐粉过程中,那些不懂化学的探子,自然也看不出来。求雨竟然会如此之简单。马皇后也看着炉子上的白气,叹息道:樉儿你能够探究出这样的法子,怕是也费了不少功夫和银子吧为娘这里还有些闲钱,便拿出一万两给你吧。老朱的眼神中却是跳动着光芒,显然是在想那些儒生之前对他的说辞。陛下为天子,此大旱乃是上天之兆,预示陛下行政有失妥当。若是不祭祀上天,求得安慰,恐有更大的灾祸。那些言语如今再细细想来,挑动老朱杀心四起。想要将这些大儒抄家灭族。老朱按耐住杀心,看向朱樉问道:所以你一早就明白了是吗他已经反应了过来,不过也没深度追究。毕竟在正式求得雨之前,又有谁能相信呢。老朱扪心自问,若不是朱樉求来了这场雨,他自己也不会相信。朱樉趁机进言道:父皇,儿臣以为天行有常,不以人为而喜怒。如今日久旱,必有缘由,却非天子德行有失罢了。缘由虽今日不可知,但就如儿臣探究得知雨之本质,是可以探究的。若是继续研究下去,探究明白久旱缘故也非不可。老朱已经看出来了,自己虽然从小给朱樉找了不少大儒教导。不过朱樉却是对天人感应那一套学说不太相信。老朱其实在这之前就对天人感应这一套将信将疑。因为他从一方游僧摸爬滚打起来,几乎全是靠着自己。似乎并没有得到太多所谓上苍眷顾。尊崇这一套其实更多是给自己镀上一层光环,增强统治。既如此,那便让你先做这什么研究吧。你为大明求来了雨,有什么想要的吗老朱心中盘算着怎么打击大儒们的释经权,向朱樉询问道。他之前就说过,有功则赏。虽然求雨这事暂时还不能让旁人知道,不过私下里给点赏赐给藩王别人也不好说什么。朱樉面露喜色道:儿臣想要人!如今儿臣想要做的不少,可是却缺乏足够的人手!老朱站起身来背手看向殿外的大雨:缺多少人,写个条子给我就好。说完,龙行虎步向殿外迈去。不知道是去处理政务,还是要去杀人朱樉这时候才松了口气,给老朱进行科学启蒙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好歹老朱是听进去了自己这一套观察、总结、实验的探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