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绿竹寺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sho_d();释迦牟尼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相逢,都是命中注定的,一切由天安排。”---------------------------------袁纾常常会做这样的一个梦。梦里有一片竹林、一座寺庙和一位姑娘。这位姑娘常常跪在大殿前,一炷清香,虔诚礼拜。十年如一日。未曾变过。。。。。。。突然,一阵急促地铃声。袁纾猛地睁开眼,又是相同的梦。她抚了抚额,伸手摸索着手机,接起电话。“喂。。。”被吵醒的袁纾仍旧闭着眼睛,语气并不友好。良久,电话那头才响起一个男声。“是我。。。”是何山林,袁纾的前男友。“什么事?”“。。。。。。袁纾,我们。。。还是分手吧!”袁纾睁开眼,愣了愣,平静又淡漠的一声好,就答应了。何山林似乎没想到她会答应地如此果断,愣了愣才应道:“。。。。。。那就这样吧,再见。”电话被快速挂断,只剩下盲音——没有大吵,没有大闹,没有第三者。这段两年的感情,平静的结束了。他们俩是大学同学,临毕业时决定交往。大学毕业后,袁纾留在上海,安了家。而何山林不接受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异地两年,他们之间见面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情侣间能做的事情,他们几乎都没做过。就只是看过几场电影,吃过几次饭而已。袁纾的好闺蜜姜云舒,常常笑话她说:“你这根本不是在谈恋爱,是在日常社交,在浪费青春。”现在看来,姜云舒说得也没啥毛病,她的确是在浪费青春。如今,一切都结束了。袁纾并没有想象中的难过,反而觉得松了口气。她掀开被子,来到洗漱台前。手机正通着电话,开了扩音放在架子上。“你啊。。。我都说了,你和他不合适。他那种人,一没钱,二没理想,三没抱负,四没上进心。。。都不知道你当初看中他什么!”姜云舒忿忿道。袁纾笑了笑,拿起水杯簌口。是啊!当初,她到底图他什么呢?“你现在怎么样?用不用我请假,陪你喝两杯?”姜云舒吐槽归吐槽,心里还是担心她的。袁纾把牙刷摆好,又拿起毛巾擦了擦脸,慢悠悠地说道:“不用,而且我也不喝酒。”“你真的没事吗?”姜云舒追问道。袁纾将手中毛巾挂好,拿起手机来到客厅,“姜老师,怎么说也是两年青春。说没事是假,但也没有很难过。就是觉得,心里空空的。”“你心里一直都空空,可不止是现在。”姜云舒话锋一转:“那个梦还一直伴随着你吗?”袁纾嗯了一声,微微点头。“嘿。。。你说你会不会见鬼了?还是说你梦里这个女子有冤,想找你替她申冤?又或者,你上辈子欠她钱了,她这辈子找你还钱来了。。。”“。。。。。。去你的!什么乱七八糟!”袁纾来到厨房,给自己倒了杯牛奶,“不和你说了,你赶紧回去上课,我挂了。”“诶。。。袁纾女士,我给学生上着课都能偷溜出来接你的电话,你就这么个态度?”“那用不用我给你磕一个?”“也行。”“。。。。。。滚蛋!挂了!”“行吧,先这样,你记得有事要给我打电话,我立刻去找你。”姜云舒还是不放心叮嘱着。袁纾淡淡一笑:“知道了,姜老师。”*上海这段时间的天气,阴阴沉沉,挺不得劲。让人什么事都不想做,只想窝在家里。恢复单身的袁纾,生活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每天上班下班,偶尔和姜云舒视频聊天。周五晚上,袁纾正在收拾东西。她从衣柜里拿出一个背包,往里塞了两套衣服。桌上的手机屏幕上是姜云舒,她们又在打视频电话。“你收拾东西要去哪里?”姜云舒正在吃麻辣烫,看起来挺香。“淮安。”袁纾又从衣柜里拿了件薄外套,塞进了背包里。姜云舒不解地问:“周末就两天,回去干啥?”“我和单位请了假,加上周末两天,我有四天时间。”“行吧,回去也好,可以去看看叔叔阿姨,还有爷爷。”“嗯。”嘴上答应,可是袁纾这一趟,并没有想回家,她只是想出去散散心、放松放松。淮安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选择这里,仅仅是因为比较熟悉,不会迷路。。。。。。。六七月的江南,恰逢梅雨季,终日阴雨连绵。下了雨的江南,好似一幅水墨丹青,美不胜收。今日,是难得的好天气。穿过竹林,走过小溪,沿着青石板一路走到底。有一座千年古刹,名为绿竹寺。袁纾站在大殿外,嘴唇轻启:“绿竹寺。。。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她垂眸望着下面三两香客。三支清香,蒲团上磕个头,分外虔诚。她,好像从来都不信佛。好像是这样的。。。袁纾回过身,身后不知何时站着个和尚。不,准确点说是寺院住持。袁纾四处望了望,周围只有她和住持两个人。她走上前颔首致意,“大师。”住持做双手合十礼,身子微微前倾,“老衲慧空,见过姑娘。”袁纾有些受宠若惊,有样学样,双手合十道:“袁纾见过慧空大师。”慧空大师微微一笑。这个场景,不是第一次发生。那一世,慧空大师第一次见到袁纾,也是相同一翻对话,分毫不差。只是,袁纾并不记得了。突然,天空几声闷雷。又落雨了。这场雨,来得让人猝不及防。露天下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躲到殿宇之下。袁纾并不喜欢雨天,甚至很畏惧雷雨天。从小就这样,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她拍了拍身上的水珠,抱怨道:“这场雨下得真不是时候。”慧空大师抬头望着天空,却说:“这雨,下得刚刚好。”天色渐暗。这场雨却没有要停的意思。袁纾不免焦虑起来。慧空大师一直陪在她身边,静静聆听这场江南雨。许久。。。慧空大师才开口道:“袁小姐如若不嫌弃寺内简陋,可先在寺内住下,待雨停之后再离去。”袁纾见这雨势迟迟未减,怕是要下一夜了。也不知老天是有意无意,要将她困在这里。也罢。袁纾只好应下,决定在寺庙内留宿一夜。穿过佛殿,来到偏房,这是她今晚要落脚的地方。房内布置简单,一张床、一张木书桌、一面小镜子。桌上摆着一个热水壶和一个老式搪瓷盆,桌下还有一个泡脚的木桶。这些一看就知年代久远。整个房间一尘不染、窗明几净,很令人舒服。袁纾放下背包,推开了书桌前面那扇木窗。窗外的雨,淅淅沥沥。雨水,沿着屋檐滑落,渐渐连成一条条珠帘。小和尚敲了敲门,给她送来一壶热水,又把桌上的空壶拿走了。袁纾追了出去,“你好,我想问问这里有吃的吗?”小和尚一愣。袁纾又补了一句:“我可以付钱的。”小和尚作单手礼,身子微微前倾,“寺内还有斋菜斋饭,如若施主不嫌弃,小僧这就去端过来。”袁纾颔首表示感谢,她一天没吃东西了,特别饿,只要有东西吃就行。很快,小和尚端来了斋饭斋菜。虽是粗茶淡饭,袁纾却吃得无比开心。吃完饭。袁纾取来电脑,坐在书桌前。她透过窗台,对着雨水发了会儿呆。电脑右下角弹出了几封工作邮件,扰乱了袁纾的思绪。她瞥了一眼,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工作,便合上电脑,选择暂时无视。夜晚的寺庙,只有诵经的和尚,静谧肃穆。雨停了,云雾渐散。天空好似被冲刷了一遍,肉眼可见的蓝。很不可思议。皎洁的月光,逐渐显现。慧空大师站在大殿外,盯着天边悬挂的弯月,“月如初,人如初否?”慧空大师再回身看向那间偏房,灯火早已灭,人儿也早已入睡。“袁姑娘,你还是来了。。。”*天微微亮,袁纾就被寺内的晨钟声吵醒。那钟声低沉,久久未能散去。很奇怪,她昨晚一夜无梦,睡得格外安稳。从晨钟声中醒来,她的身心仿佛得到了极大的舒缓。说真的,她有点爱上这里了。不是避世、不是消极,只是想短暂的逃离原本的生活。赖了一会儿床,袁纾才起身梳洗。不一会儿,外面又下起了雨。袁纾拿着搪瓷盆回到屋里,她将木窗半掩。烟雨江南,烟雨,江南。吃过早饭。袁纾见雨势不大,跟小和尚借了把伞,一个人在寺庙里闲逛。绿竹寺并不大,很难想象它已有千年历史。与栖霞寺、同泰寺不同,这里人迹罕至,显得尤为僻静。这里和她梦里的地方好像,特别是寺外那片竹林。可是,又好像哪里不一样。袁纾绕了一圈,在寺内发现一棵参天古树。古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颇有兴趣地驻足观赏,还伸手轻轻抚摸树干。她有一丝疑惑,这是什么树,又是什么人在这里种下的。。。“姑娘。。。”慧空大师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袁纾颔首,“慧空大师,这是什么树?”“菩提。”“原来这就是菩提树。”袁纾又伸手摸了摸树干,默念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实很多地方都有菩提树,只是大家都把它当作姻缘树,挂满了红绳。”袁纾点了点头,又问道:“这是何人栽种的?”慧空大师的眼神倏尔黯淡,良久才淡淡道:“可怜人。”“可怜人?”“终其半生,不得善终,难道不可怜吗?”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袁舒不解。慧空大师走到菩提树前,也抚摸着树干,不紧不慢道:“明日,这棵菩提树就要140岁了。有的人,也该来了。。。”有的人?袁舒皱眉,怎么越来越听不懂慧空大师的话。她不解地问:“是什么人?”“生命中,注定还会相遇之人。”“。。。。。。”“阿弥陀佛!”慧空大师回过身,问道:“姑娘姓袁,祖上可是陈郡袁氏?”袁纾闻言,顿了顿,又点了点头说是。陈郡袁氏,古代名门望族,世家门阀之一。以忠孝传家、诗书名画留名于世。当今社会上,很少有人会再去追溯这些。也从来没有人问过袁纾这样的问题,慧空大师是第一个,她有些吃惊。慧空大师眸色一沉,“老衲曾经认识一位姑娘,她也是陈郡袁氏。”袁纾有些意外,噢了一声:“她也是来这里旅游吗?”慧空摇了摇头,“不,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她是来为惦念之人祈福,十年如一日,未曾变过。”袁纾和慧空大师一同站在菩提树下。良久,袁纾才缓缓开口道:“慧空大师。。。”“袁姑娘,何事?”“我有一事想请教大师。”“姑娘请讲。”“自幼时开始,我常常会做一个梦,梦里有个姑娘每天都跪在大殿前,她好像在为谁祈福。可是不管我怎么喊她,她仿佛都听不见我说话,也看不清她的样子。。。”这个梦困扰着袁纾很久了,她迫切想寻求一些答案,哪怕只是一点点。“阿弥陀佛!”慧空大师看着她,“那是袁姑娘你心中的执念。”袁纾蹙眉,二十几年来,她也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何来的执念。她虽然不明白,还是问道:“那我要如何做,才能放下执念?”“千年的执念,如何放下。。。”“。。。。。。”袁纾不以为意。这仅仅是一个梦,说它千年是不是有点玄幻和荒唐了。。。。。。。雨越下越大。佛殿中,小和尚正跪在蒲团上敲着木鱼。见到慧空大师走来,小和尚起身行礼。“师傅。”“去把西禅房收拾一下,再把后面那个房子整理出来。”“师傅,是有谁要来吗?”“一位故人。”小和尚没有过多追问,应下后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