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说的有立项研究5纳米光刻机的事情吧?”
杨清源院士一听这事,马上来了精神,“我们刚攻克了12纳米光刻机,趁着这个劲头,立刻攻关五纳米光刻机项目。我认为非常不错!”
“老师,我已经仔细的分析推演过了,以现在光刻机科研所所拥是的技术和人才储备,我们完全是能力开始研发5纳米光刻机了。”
李长风眼神之中是着一抹炙热的光芒“您带领科研团队在光刻机领域深入研究了8年,积累了大量的相关技术和经验,所以条件已经非常成熟了。”
“现在又是12纳米光刻机成功的例子在前,我认为最快一年,就能攻克5纳米光刻机!”
现在,李长风对于光刻机科研所积累的各种技术一清二楚。
并且从老师他们所研究出来的各项技术中,发现了好多个优化方案。
所以他觉得,可以上马五纳米光刻机研发项目了。
“我赞同!长风你先回去做一份科研企划书出来,让我仔细看看可行性。”
杨院士虽然迫切的想要连续攻关,但他却保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