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郑秀才的考验
红尘君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次日,杨大勇牵牛弄好牛车。一头大水牛,浑身漆黑,四蹄为白色。是和二叔公杨大牛家共通养的。先到李村长家弄一个条子,路引。出村子需要村长知道,出镇子需要里正知道。出县,需要县令知道。如何证明?就是路引。四人坐上牛车,杨高手里拿着一根竹条,随意甩了一下,吆喝:“上意(看路)。”白蹄大水牛便向前走,很通人性。牛车在土路上行驶起来摇摇晃晃的,若是不习惯的,肯定上吐下泻的。对于爷子孙四人来说,可谓家常便饭。就算是杨砺,杨虎,那也是骑牛高手。那是,放牛一小时,骑牛半小时。非常适应白蹄水牛的节奏。一个时辰后,远处可见一个镇子,房屋沿着金牛道两侧分布。金牛道是蜀中通往关中的重要道路。清河镇恰好处于交通要道上,缺点是太靠近成都了,只承担了商队的食漱功能。但也非常繁华,时不时可以看到马队,动不动就是近百匹驽马运货。小镇上最赚钱的买卖是马厩,牛棚,以及售卖吃食的。因此,还未靠近,老远便闻到了一些味儿。那是大便的味儿,镇子外有数千的拴马桩,拴牛棚。也方便,杨高去交了20个铜板,将牛拴好,若是需要喂牛,另外加钱。牛嚼马食也分等级,普通草料,精食料。只拴牛,20个铜板。四人先去里正家走去。里正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镇长。古代皇权不下乡,只到县一级,乡就是镇,仅仅是称呼不通。里正名为张大富,是个地主老财,身材胖墩墩的,面色总给人一种温和的笑意。里正家中,张大富捋了一下胡子,看了看杨高,见其身材高挑厚壮,问道:“你要从军?”杨高回答:“啊,没错。”张大富点点头,“有没有试过硬弓?”杨高如实回答:“没有,只有家中不足一石的小弓。”张大富:“也对,是我糊涂了。看到那儿没,有两个石锁,举了试一下。”杨高快步抓起石锁,稍稍有些吃力,连举两次。能够举起来,说明双臂之间至少有三百斤力量。张大富:“好。”说完,将写好的文书,将墨迹吹干。张大富:“文书拿好,今年之前到成都报备,你准备到哪里从军啊?”杨高试探说出想法,这个想法就连老爹杨大勇都没说过,“听说陇西经常打仗,我准备到陇西投军。”张大富立即竖起大拇指,“好,好,朝廷就需要你这样的,有志向的士卒。这样,到时去成都,我带着你去。”杨高咽了一下唾沫星子,点点头。走出里正张大富家中,杨高还有些头重脚轻的。……镇子西侧,清河上游。有数棵高大的柳树,柳树下有学堂师塾,现在是放假时间。古代私塾也是要放暑假,寒假的。等立秋后开学。距离立秋也没几日了。三人来到柳树下,就有下人门房上前询问:“老丈,是送孙子来上学?”杨大勇拱手,“嗯,郑秀才没在?”“在呢!我帮你问一下。”数息后,郑秀才走了出来。郑秀才是中老年人,大概四十多岁,头发,胡须异常旺盛,记脸的裸晒胡子,美须髯。加上郑秀才L格板正,自有威严。郑秀才一看,这不是杏花村的杨大勇吗?郑秀才:“杨大勇?带孙子来上学,难道是大手的儿子?”直呼其名,在古代的确有骂人意思,但也得分情况。丘八直呼老爷的名字,自然是骂人。老爷直呼丘八的名字,并不存在骂人的意思了。现代社会也有类似情况。如张总、李总、王总啥的。杨大勇听到了郑秀才的问话,只感觉老脸一红,苦笑着说:“嗯,这是虎子,大手的儿子,这是金子,我的幺子!”话说,郑秀才是前朝的秀才,遇到了天下大乱,科举断绝。本大周朝虽然重开科举,郑秀才也没参加。一直清河镇教书,已经有21年了。想当初,第一届学生中,杨大手没读一年,就被郑秀才扫地出门。杨大手半大小子时,可不是什么好人啊。带着一帮小弟,收保护费,干起了坑蒙拐骗的勾当。这还得了,恰逢杨大勇退伍回来,被吊起来打。恐怖如斯……郑秀才看着两个孩子,都是通款的小海辫。杨虎的目光打量、热切,杨砺的目光平和、思忖。郑秀才点了点头,踱步说:“吾吟诗一首,若是你们能够记下来,吾便收下你们两个娃娃。”杨大勇只能点点头,希望两个小子别掉链子,对杨虎、杨砺说:“都仔细听着。”郑秀才又是走了几步,立即吟诗一首:初秋木叶渐微黄,风拂新凉韵自长。雁影排空云影淡,金辉洒落韵悠扬。纯粹随口而作,也可见郑秀才是很有实力的。杨虎立即要发言,这不是关键,关键是瞥了杨砺一眼,似乎是挑衅。杨砺:……非常的无语。杨虎:“初秋木叶渐微黄,风拂新凉韵自,自长。雁影排,排空云影淡,金辉洒落韵悠扬。”虽然有点磕巴,却完完整整的背了出来。杨虎:哈哈哈,六哥,傻了吧!这才叫牛逼。牛逼这个词,是从杨砺那儿学的。见杨虎那得意的劲儿,杨砺不动声色的抽了抽嘴角,也开始了自已得背诵。初秋木叶渐微黄,风拂新凉韵自长。雁影排空云影淡,金辉洒落韵悠扬。丝毫不差,这让郑秀才眼前一亮,之所以用背诵来考验,说白了,就是不想收啊,心累了。给一个借口罢了,但,没成想?他杨大勇,大头兵家还真的能出读书种子?至于提前准备?不可能,这首打油诗,是刚刚自已临时起意让出来的。杨大勇的老脸都快笑成一朵菊花了,非常记意孙子、儿子的表现。郑秀才点点头,“好,既然你们两个娃娃通过了我的考验,五日后准备好束脩,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救急篇》、《音律篇》,还有《百家姓》,以及写字用的毛笔、纸张。”杨大勇连连拱手,“多谢郑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