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52章国家项目 (第2/3页)
都瓦不唱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个年轻人太厉害了,他总能说服你按照他步伐的方向前进,天生就具备领袖的气质。”张继光在心里对丁学锋有了不一般的认识。
在丁学锋的主导下,公司通过了申报“国家宜居示范小区”的现阶段目标。所有工作即刻围绕其开展。
同时在市长江志浩的直接过问下,《国有土地使用证》终于批了下来。市里还成立了一个“国家宜居示范小区”协调小组,专门配合宝隆国际公司的申报工作。
海东市是地方第一个申报的城市,建设部和科技部组织了工作人员前来考察。海东市政府全力配合这次的申报工作,前来评审的专家都很满意。他们去看了现场环境,又得知宝隆国际公司是实力雄厚是外商投资公司,在可行性打分上取得一致赞同。
现在关键就是关于投资收益的分配问题。
为配合这次“国家宜居示范小区”,建设部和科技部的下属单位联合成立了一家叫“华夏科建”的公司负责总体项目实施。要想申报试点,必须要和“华夏科建”合作开发。为此,两家公司坐下来商谈具体合作事宜。
宝隆国际公司光土地投入就用了7亿多,更不用说接下来还有前期的上亿投入。而“华夏科建”其实资本金仅有一亿,这一亿还要投放到全国20个城市,相当于每个城市只能有500万入股金。
要是按照实际出资额划定股份的话,他们在新公司几乎占不到1%的份额。其实丁学锋很清楚,这个“华夏科建”就是建设部和科技部创收的幌子。
为此,丁学锋开出了令“华夏科建”无法拒绝的条件。“华夏科建国”以技术顾问形式合作宝隆国际公司支付1000万作为技术转让费,并承担项目进行时所产生的一切顾问费用。一分钱不用投,只要提供技术支持,就能净到手1000万。说白了,就是丁学锋拿1000万换了国家试点这个牌子。
“华夏科建”在内部测算过,按照预计,这个项目在海东市理想状态下是微利。现在丁学锋慷慨大方的拿了1000万出来,还不用投入真金实银,他们怎能不马上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