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录:新月近 (第2/3页)
漂亮闪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伯逸之就出生在伊尔汗国。
他的母亲虽是个蒙古人,但却是个极为聪慧识大体的女子,从小就教他学习汉话、汉字,让他熟读汉人典籍,了解汉人文化历史。母亲的道理很简单,无论最后是蒙古人夺得天下,还是汉人继续中原的统治,数千年文明的汉人文化总是不会断根,岂能是连独立文字都没有的蒙古人所比拟的。
显然,事实证明了他母亲是个高瞻远瞩、眼光卓绝的人。
他的才识武艺在少年时便崭露头角,十四岁就跟着旭烈兀汗征战四方,二十一岁奉命出使薛禅汗忽必烈王庭,因言谈凿凿,风度翩翩,行事深略善断,极受薛禅汗赏识,于是留为侍臣,参谋国事。不到一年,先官拜光禄大夫,后干脆直接升为中书左丞相,人人皆称是“宰执之才”,一时青年丞相,风头无二。
此番乔装江南之行,便是受了薛禅汗的密令,由他亲自出马办两件隐秘的事。可到了临安已经四五日,事无眉目,倒是一班人常常受到杀手的轮番拜会,不由草木皆兵。
伯逸之放下书籍,吹灭烛火,起身走到半掩的镂花窗格前欣赏着临安城的月色。
大漠孤烟,伏草千里,那天上的月色旷远、高邈,是遥不可及的天上心事;而江南的月儿,却是烟柳画桥的一抹绝色,它洁而不傲,就这般挂在柳梢之后,似伸手即可摘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