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成军 (第2/6页)
粟米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权衡之下,朱由检只好将中卫军日常训练交由训导营出身的千户沈炼以及他的五个副手负责。
在中卫军中,训导官与指挥官分属两个不同系统,彼此并不存在任何管辖关系,有些训导官的级别比将官还要高,然而却没有任何领兵权力。
崇祯皇帝这样的设置,目的不言自明,是为了防止出现将领独断专权,威胁皇权的现象发生。
不过这位沈千户,对崇祯皇帝可谓是忠心耿耿。他本是玉门关人,父亲曾追随戚家军在北方防备蒙古人,在军中屡立战功,一路做到了游击位置。沈炼自幼接触兵马战事,受到父亲指点,武艺不凡,父亲死后,沈炼便顶替父亲位置,做到了千户。被派往雁门关驻守,那年他不过十九岁,是大明最年轻的千户。
崇祯初年,沈炼因扣押晋商货物,得罪了晋商背后的东林党,被侯方域等人诬陷扰乱军国大事,被东林党陷害投入狱中。
直到崇祯十七年正月,饱受磨难已过而立之年的沈炼朱由检下旨无罪释放,并官复原职,然而此时雁门关已在建奴控制之下,附近几个卫所也名存实亡,沈炼无路可走,恰逢崇祯皇帝招募中卫军,他便挂着虚职,进入中卫军训导营做了名教官。
在教官营,沈炼表现优异,很快便得到皇帝信任,成为朱由检心腹,负责中卫军的日常训练。
王承恩与王鑫沛与皇帝辞别后,两人带着崇祯皇帝的批条,前往内府取了一万两白银,十车粮草,一车古董器玩,带着一千多名藩王军,出了崇文门,往山海关方向而去,这里的兵是指新近招纳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