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赵英掌家 (第3/5页)
水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们要到郑州。上次兵灾后,郑州开了粥场,救活不少人。这次水灾,料郑州官衙还是要设粥场。”问了三个难民,终于有难民说了实话。
探明难民真实想法,侯云策左右为难。上次赈灾,郑州粮库存粮已不多,寺庙、乡绅都捐了不少粮食。若再次涌入难民,筹粮难度很大。若放任不管,饿死人也是罪过。
下午时分,迎亲队伍进了郑州城。侯云策担心难民涌入之事,让赵英暂回家,自已先到衙门,看衙门是如何安置难民。
赵英见丈夫回城首先到衙门,没有觉得受到冷落,反而觉得丈夫有担当,是大丈夫。
衙门里,梁守恒愁眉不展,坐卧不宁。他见到侯云策回来,大喜过望,道:“防御使终于回来了,难民之事,我焦头难额。这次难民数量没有上一次多,也有三百多人,还有人陆续到达。现在郑州开了两个粥场,库存粮食真不多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以后各地每有灾情,难民总朝郑州跑,不是个事啊。”
“难民来了,我们还是要管的。若不是没有办法,这些人也不会离乡背景。”侯云策一路上都在想解决难民之法,深知要以一州之力解决难民,难度实在太高,可是刚开了头,断然拒绝难民入境,也很麻烦。
侯云策随后又讲了澶州城外之事。
难民闹事后,被侍卫司攻伐,死人无数,梁守恒脸色数变,长叹一声,道:“当年大侯朝武功强盛,对外战无不胜,为什么会众叛亲离,就是用兵过度,民不聊生。”
来到中原王朝以后,侯云策很难听到官员对大侯朝的正式评价,偶尔听到几句,多半是说用兵过度。他暗想:“若杨光义遇到此事,会怎么做他多半会放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