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月,京城的年味越来越浓。
这年代的春节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儿,只有在这几天,孩子才能得件新衣裳,大人也可以放松放松,全家老少聚在一起吃顿好的。
说是好,其实也没什么,八十年代的食物还很讲究时令,有啥吃啥,不像后来,冬天也能啃着西瓜草莓洋柿子。
陈小旭和张俪刚逛完街,手里抱着个纸包,里面装着几根大糖。
学名叫灶糖,腊月二十三供给灶王爷的,实际也是人吃。用黄米和麦芽熬制而成,很粘,长条的叫关东糖,也就是大糖,扁圆型的叫糖瓜。
“这大糖真贵,几根就要一块钱。”
陈小旭穿着带花的大棉袄,戴着手套,还是冻的哆哆嗦嗦,“去年在家里买,才一毛钱一根,哎,你们那边吃么?”
“我们倒不叫大糖,叫麻糖,都是一大块的,买的时候用凿子敲下来。”
张俪穿着军大衣,顶着雷(防和谐)锋帽,帽耳朵在左右翘着,一点形象都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