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忧虑 (第2/3页)
星星会眨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父皇,其实这事很简单,会试刚刚考完,大街上已经流传出了‘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有人见过徐经写的文章,这文章与会试考题一样,这也是这一次鬻题案的难点,如果没有鬻题,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
“其次儿臣看了一下与锦衣卫折子一起递上来的卷宗,这件事情是怎么牵扯到程敏政的?一来是徐经和唐寅都曾拜会过程敏政。”
“一个说敬佩程敏政才学,想要拜师,一个像程敏政乞文,瓜田李下啊!儿臣还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一次会试科举试题很生僻,所以好的文章不多,但是在阅卷之时,程敏政见到两篇精彩的文章,大赞这两篇文章必是徐经、唐寅所作。”
“从前面这些事情来看,鬻题看起来是真的,但是又不像真的,如果是真的,唐寅徐经又岂会让人看到自己写的样文?做好之后必然熟记于心,然后付之一炬,唐寅可是应天府的解元,不必请外人做样文。”
听到这里,朱佑樘点了点头,赞赏的看着儿子,先不说对错,但是儿子怀疑的疑点是有道理的。
“其次便是程敏政,如果他真的泄题给了徐经、唐寅,那不应该疏远他们?甚至假做不熟?为何要在阅卷之时盛赞两张优秀的卷子是徐经、唐寅二人所做?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这一样不符合常理。”
“整件事情藏在迷雾背后,想要查清真相,怕是很难啊!”朱厚照说着说着,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着朱厚照抬起头看着自己的老爹。
事实上现在朱厚照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老爹直接将徐经和唐伯虎予以重处,一部分是因为要给舆情一个交代,另一部分应该就是真的生气了。削了唐寅、徐经的仕子籍,同时发为吏,要知道读书人是看不起吏的,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将二人的尊严踩到了泥地里面。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朱佑樘这样的皇帝要对这两个人这么做呢?估计也徐经直到最后也没说实话有关系,或者说是为了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