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以退为进 (第3/4页)
鹤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技术授权费,德国大众也在使用。我们一汽大众的捷达就需要每辆车交给大众一定的许可费,包括技术和品牌的授权。所以,在1988年谈技术转让时,德国大众很慷慨,实际上一汽只花了1ooo万德国马克(约合人民币56oo万)就拿到奥迪1oo技术和一座15万辆价值4亿美金生产高尔夫的美国原装工厂。”
凌云智开始讲述一汽在跟大众合作时的趣闻。
当初一汽想上马轿车项目,买了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动机生产线,就差一点点就跟克莱斯勒签约。可是由于美方狮子大开口,一汽转而跟大众签约。当时为了争夺一汽轿车项目,德国大众大规模降低了技术转让费,奥迪1oo的整车技术、人员培训和生产模具,只要了1ooo万马克的白菜价。
德国大众跟一汽达成的协议是向中国以ckd模式出口组装3万辆奥迪1oo,同时跟一汽就轿车进一步合作保留余地。
3万辆奥迪1oo明显不是大众真正的意图,他们盯上的是一汽列入国家规划的15万辆经济型轿车项目。当时大众的另一个合作伙伴上汽大众生产的桑塔纳在中国已经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完全替代了国家限制进口轿车的位置。如果再能拿下一汽轿车项目,那么大众基本可以独占中国这个庞大充满潜力市场。
大众先搭上了一汽的路子,以3万辆奥迪1oo敲开了一汽的大门,然后提出跟一汽继续合作15万辆经济型轿车项目。为此,大众还开出了优惠条件,可以低价转让位于美国威斯莫兰的大众工厂,用来生产引入的捷达轿车。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大众早早就准备进去大干一场,为此在7o年代末,到美国建立了这座汽车组装厂,66续续生产了几十万台高尔夫和捷达轿车。结果由于汇率变化,从德国运到美国的散件成本上升,在美国组装轿车挣不到钱,而且车型不受美国人喜欢,大众在美国市场边缘化,只能关闭了这座投资高达4亿美金产量3o万的轿车厂。
本来国家还犹豫要不要跟大众加大合作,把一汽也纳入大众体系,现在大众抛出了价值4个亿美金的工厂作为嫁妆,只要求能继续合作15万辆轿车项目。
这对一向来精打细算,缺少外汇的中国人来说真是天作之合。一汽赶紧派人跑到美国的大众工厂一看,犹如阿里巴巴现了宝藏,26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当时国际最先进的生产线就静静躺在中国人的眼前。焊装、油漆、总装三大车间,11条先进的自动线,611台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62台全自动焊接机器人。纯电脑控制的柔性油漆喷涂线,包含了18台自动喷涂机器人,可以瞬时给喷嘴换上不同的颜色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工作。看到如此先进的现代化工厂,一汽前来打探消息的人真是惊讶地下巴落地,口水为之洒了一地。
如果说一汽当时的生产设备还是6o年代水平,大众威斯莫兰工厂就是8o年代中期顶尖水准,一汽一下子拿到了跨越时代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修修补补至少2ooo年前不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