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燃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倘若不是有这道赐婚的旨意,顾孟两家是要过一个喜悦的中秋节的。
秋闱三场,孟珩取中第六十四名,名次虽不高,但他今年也才不到十五岁,少年举人,算得上春风得意了。
孟老太爷将孙子的三场文章仔细看过,点了点头“也还中规中矩。明年的春闱不必去了,这样子不准能取中同进士,反倒糟了。”
对那些寒微学子而言,能取中同进士也是天大的好事,但对孟家这样人家,中了同进士便是一生之玷,连重考的机会都没有。
孟节极赞同父亲的话“至少还要再苦读三年,也不妨出京去游学些日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么。”
孟老夫人有点儿心疼“珩儿还”一个人出门怎么放心。
顾运则忙道“若婿明年还出京去测绘舆图,倒可带着珩哥儿同行。”有个照应,岳母也就放心了。
孟老夫人果然眉开眼笑“那就最好不过。”取了个荷包来给顾浩然,“好孩子,你也是个有出息的,要好生读书。”
荷包里是一对笔锭如意的金锞子。顾浩然这次回乡,连过三场,也中了秀才。虽然名次低低的只挂了个末尾,但十一岁的秀才,在家乡真是稀罕之极,顾运则百忙之中,还在家乡请了一席酒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