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猫耳洞岁月 (第1/5页)
winccdy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着网上流传的《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回想起自己那几年盗墓的生涯,其实并没有那么玄幻、那么可怕,但也有很多事情无法解释。
自古以来,就有盗墓。“要想富,去盗墓,一夜挖出个万元户。”这是对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我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0年代末。现在我早已洗手不干了,花了点钱,在小村子里买了一块靠山面水的房子。自己桑麻把酒。偶尔也和圈里的朋友一起喝酒聊天。
说来可笑,我住的这个小村子后面,就有一座古墓,只是除了我之外没有人知道。可能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那是因为我就是盗墓的。
盗墓,自古就分为官盗和民盗。官盗,古有三国时期的曹操,他就在军中设有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两个职位,为军中补给自养,专职盗墓。近有民国时期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大案。1928年7月的一个夜里,国民革命军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命令工兵团长孙子瑜带领一个连的人马直奔慈禧的定东陵,师长柴云升带领人马奔往胜水峪乾隆皇帝的裕陵。七天七夜之间,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工兵用炸药炸开陵墓,将宝藏全部盗走。现在还有官盗吗?当然有。不过都是一些不法之徒打着“考古队”的名义去寻宝。
我1960年出生,前十几年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农村长大,17岁当兵去了西境,第三年就赶上了对自卫反击战。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1979年2月17号那天,自己脸上稚嫩的表情。
其实战争没有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上去了。挖工事,修建猫耳洞。我们和双方也有小摩擦,但一直比较克制,偶尔也有冷枪冷炮。我们天天蜷缩在猫耳洞里面。一开始,压缩饼干还可以吃得下去,后来吃的嗓子都出血,怎么咽都不下去,各种罐头也吃得直反胃。南境兵林潘就是我们以前的一员,去年还来帝京找我喝酒来呢。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林潘形容那段日子说:拉屎都是没味的。
有人会问,盗墓就盗墓,讲你们当兵干什么啊?我们这几个老兵就是后来那帮人的核心成员。盗墓的雏形也是从猫耳洞开始的……
我们天天窝在猫耳洞里面,靠喝着岩缝渗出来的水,或者靠雨布蒙在洞口上面收集到的雨水生存,做梦都想吃一顿热饭菜。
林潘,我们都称呼他“潘子”。有一天,他从外面回来,手里的包鼓鼓的、还在动,不知道装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