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宫里,扎伊莫夫元帅一脸沉重地向斐迪南一世汇报:“陛下,虽说打了个战术胜仗,可咱国家的战争潜力已经快耗尽了。全国八成适龄男性都被征入伍,农田没人种,粮食产量降了四成。现在市场上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都飙到300了,经济马上就要崩溃了。”
财政大臣也跟着哭诉:“国库都空了,军饷都快发不出来了,再这么下去,国家可就完了。”
更要命的是,协约国在萨洛尼卡集结了66万兵力,像一把利剑悬在保加利亚头顶,随时可能落下。边境的侦察兵不断传来消息,协约国军队调动频繁,进攻一触即发。
街头巷尾,百姓们怨声载道。“这日子还怎么过啊?”一位老妇人坐在门口,抹着眼泪哭诉,“男人都去打仗了,地里庄稼没人管,粮食贵得吓人,政府也不管管。”
年轻的工人满脸愤怒,大声抱怨:“都是那些政客,为了自己的野心发动战争,受苦的却是我们老百姓!”
保加利亚,这个在战火中挣扎的国家,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一时的胜利,可国内却危机四伏。经济崩溃、社会矛盾激化,前方还有协约国的重兵威胁。1916年的这场战争,成了保加利亚命运的转折点,曾经的雄心壮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渐渐破碎。未来的路在哪里?没人知道,保加利亚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失去方向的船,随时可能被汹涌的波涛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