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4/5页)
咱不卖咸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www.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育不好,全村会笑话你,所以父辈们在育稻种这事上,还是挺细心的。
稻种发芽后,均匀撒在水田稀泥上,插上竹签,一般采用横插,形状为拱门状,然后盖上薄膜,用泥浆封边,让棚内保持恒温的状态,发芽的稻种才能快速成长。
两三天后,父辈们一早会去揭开两端通风散热,晚上再覆盖好薄膜,以此类推。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不不,父辈还要做下一步,翻稻田。
这段时间,你会看到父辈或者后生仔在水田里,拉着水牛或者黄牛在水田喝喝喝~赶牛的场景,牛也会哞哞哞~回应。
为的就是让牛牛快一些犁地,效率高的,一天能犁个五六亩。
拖拉机耕地那时可以说罕见,到了九十年代初,村里才有几户家庭买得起,大部分家庭还是用牛耕地。
犁完地不出几天,就要放水泡田,然后再把牛和犁耙弄过来,把泥块弄成稀泥。